一般來說,高層塔樓住宅得房率在75—78%之間,高層板樓住宅得房率在78—85%之間,小高層板樓住宅得房率在85—88%之間。雖然目前并沒有法律法規對得房率的數值有相應的規定,但按市場上約定俗成的得房率標準,不同形態的房子有不同的合理標準。高層得房率計算方法:建筑面積-實用面積=公攤面積,得房率=套內建筑面積(套內使用面積+套內墻體面積+陽臺面積)÷建筑面積。
不少人以為高層住宅的得房率越高,房子就越好,其實這并不完全正確,因為得房率是和小區的相關配套聯系在一起的,如電梯間的數量和樓梯的寬度等等,高層住宅的得房率如果很高,那么說明房屋的配套不太好。如果公攤面積太小,會使公共區域擁擠不堪,比如一梯四戶的房型比一梯兩戶的房型公攤面積小,得房率高,但住戶出行肯定是一梯兩戶比較方便,居住舒適度也會相對提高,所以,得房率的大小需要有個度。
購買高層住宅注意事項有哪些
1、在簽訂購房合同時,向開發商索取公攤數據,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積、套內建筑面積之和、不應分攤的建筑面積等基本數據,明確自身權益。
2、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、規劃單位、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房子的相關文件。
3、應當在合同中詳細約定公攤面積的數字,包括具體部位、面積大小。對于有關共有建筑分攤部位變更的情況,約定得越詳細,對你就越有利。一旦發生糾紛,就可以以合同約定來保障自己的利益。
總的來說,得房率影響居住舒適度,我們在挑選房子時,應綜合考慮,而不是一味追求得房率,選擇一個價格合適、舒適度高的房子。